原创|年度计划:全面预算管理的依据(四)

 第四节      现代的年度计划编制

 

       相对于传统年度计划,现代的年度计划编制注重与企业中长期战略的结合和企业各组织行动的整体性,充分借助战略工具完成企业战略梳理、战略细化和目标设定,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年度计划的编制。因此,引入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战略行动计划表等战略工具作为年度计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是现代年度计划编制的主要特征。

 

       一、战略地图

 

       (一)战略地图概述

 

       战略地图(Strategy Map)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提出。战略地图是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与平衡计分卡相比,它增加了两个层次的东西,一是颗粒层,每一个层面下都可以分解为很多要素;二是增加了动态的层面,也就是说战略地图是动态的,可以结合战略规划过程来绘制。战略地图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目标(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

 

       企业的战略地图绘制、战略规划及实施首先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这也就要求高级管理层具备相关的能力及素养。战略地图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通过运用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学习与成长),才能创新和建立战略优势和效率(内部流程),进而使公司把特定价值带给市场(客户),从而实现股东价值(财务)。

 

 

       综上所述,通过战略地图将计划管理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另一方面,通过战略地图的因果分析,找出各关键指标的驱动因素,可以对企业计划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在执行中实现其动态性并通过企业价值创造的主线对计划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企业的价值持续增长,最后,通过战略地图有效结合企业的各项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二)战略地图在现代计划管理中的作用

 

       1.战略地图使计划管理有效发挥其协调职能

 

       传统的计划管理通常是企业将设定的计划目标按照部门的职责进行分配,各部门收到企业的指标以后只会专注自己的责任部分,而忽略了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这就往往会导致部门间相互争夺资源,甚至会出现部门间的博弈,使整个企业不能协调发展,从而会严重影响计划管理的执行力度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通过战略地图对企业战略的描述,使各部门以及员工对企业的整体战略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并认识到自己部门的工作于整个企业战略的关系以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增加部门之间的沟通,使企业内部能够和谐的发展。

 

       2.战略地图使计划管理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

 

       通过战略地图可以使企业认识到指标考评的重要性。战略地图的学习成长以及内部流程层面让企业认识到员工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样,企业就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从而达到激励作用。

 

       3.战略地图引入计划管理可以协调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

 

       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的投资使企业减少了短期的利润,但这种长期投资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在未来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这就造成了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传统的计划管理更是忽略了非财务指标,而通过战略地图的四个层面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统一。

 

       4.战略地图可以实现计划管理的有效性

 

       通过战略地图使企业内部形成了高度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了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在传统计划管理中由于上级与下级或者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博弈,经常会出现下层管理者故意压低计划指标,而设计出一个容易达到的标准以获取较高的奖励,这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将战略地图通过四个维度的因果关系有效控制计划执行中存在的偏差,使战略实施、计划指标的完成和业绩评价紧密挂钩,协调一致,防止计划管理松弛的现象。

 

       二、平衡计分卡

 

       (一)平衡计分卡概述

 

       平衡计分卡是根据组织的战略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定量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领导者与员工、外部利益相关者沟通和有助于组织实现其使命与战略目标的绩效动因。平衡计分卡是哈佛大学会计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咨询师大卫·诺顿两人共同开发的,该研究的起因是人们逐渐认为财务绩效指标无法适应现代组织的绩效评价要求,1990年,卡普兰和诺顿带领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十几家公司,讨论了各种各样可能替代的评价方法,最后决定采用计分卡理念,随后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总结了这个概念。

 

       平衡计分卡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及其与业绩指标的因果关系,全面管理和评价企业综合业绩,是企业愿景和战略的具体体现。平衡计分卡既是一个绩效评价系统,也是一个有效的战略管理系统。

 

       (二)平衡计分卡与战略地图的关系

 

       战略地图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目标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平衡计分卡只建立了一个战略框架,缺乏对战略进行具体而系统、全面的描述,使管理者之间及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无法沟通,对战略无法达成共识。

 

       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进一步发展,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上将组织战略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层面展开,在不同的层面确定组织战略达成所必备的关键驱动因素,我们往往称之为战略重点或者战略主题。在明确战略重点或主题的同时,建立各个重点或主题之间的必然联系,形成相互支撑关系,从而明确战略目标达成的因果关系,将其绘制成一战略简图。可以说战略地图是企业战略描述的一个集成平台,而平衡计分卡本身是对战略地图的深一层解释,并通过设计具体的指标将战略地图具体化和指标化,使其能够被衡量。

 

       战略地图的构成文件主要是“图、卡、表”.所谓“图、卡、表”是指《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单项战略行动计划表》,是运用战略地图来描述战略的三个必备构成文件。

 

       (三)平衡计分卡框架

 

       平衡计分卡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综合的业绩评价框架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条理分明的业绩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但考虑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而且还考虑了与客户层面的关系、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员工学习成长有关的因素的平衡,同时也考虑了短期目标与未来业绩的平衡,主要从四个维度考察了企业的业绩,即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学习与成长维度,这四个维度构成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

 

       1.顾客如何看我们(顾客角度)

 

       从顾客的角度评价企业的运营状况,如市场份额、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得率、客户满意度指数、客户盈利性等指标。这些指标使得企业创造了一个清晰的客户远景,在这个远景中能识别各种需要及其对公司的期望。

 

       企业顾客角度就是要知道目标顾客是谁;在服务顾客时,我们的价值定位是什么;我们的顾客期待或者要求我们做什么。因此通过吸引顾客并且维持和加强与目标市场顾客的关系,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获得新顾客,留住老顾客,增加市场占有率。

 

       2.必须要擅长什么(内部业务流程角度)

 

       内部业务流程是企业为了维持并增加顾客和股东价值所必须擅长的关键流程,内部业务流程必须有效运作。可以采用存货周转率、项目内部收益率、返工率、计划的准确性等指标来衡量,一旦企业有清晰的财务和顾客角度的描述,就应该从内部业务角度抓住关键的组织活动,来实现顾客满意目标和财务目标。这些关键内部活动一般有四类流程:一是创新流程,开发新的产品、新的市场;二是顾客管理流程,通过加强顾客关系管理,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保有量,进而增加顾客价值;三是经营管理流程,改进采购管理、生产现场管理、资金管理等管理流程以实现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四是社会流程,通过与企业外部建立有效的关系,树立好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3.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学习与成长角度)

 

       学习与成长角度是指员工培训数量、员工建议数量、培训小时数、平均服务年限等指标。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最终促进其他角度指标的改进。员工技能、企业信息系统的现有组织结构与维持成功所要求环境还有差距,就要学习与成长所设计的目标和指标来缩小这种差距。

 

       4.怎样满足股东(财务角度)

 

       财务角度是平衡计分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标包括权益报酬率、现金流量、利润指标等。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短期内在财务指标上就是通过收入和利润指标来实现的。提高收入主要是从现有市场或新开发市场来实现,这就需要开发新的产品或市场,维持好现有的顾客关系。提高利润就需要提高生产率,就需要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或者通过加强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平衡计分卡的平衡之处

 

       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外部和内部、结果和过程以及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等多个方面的平衡。

 

       平衡计分卡的平衡关系指标表现在:一是外部评价指标(如股东和客户对企业的评价)和内部评价指标(如内部经营过程、新技术学习等),平衡计分卡将评价的视线由传统上注重内部评价,扩大到企业外部,包括投资者和顾客,同时注重内部员工的学习与成长;二是成果评价指标(如利润、市场占有率等)和导致成果出现的驱动因素评价指标(如新产品投资开发等),驱动因素作为前瞻性指标可以使过程更容易控制,结果更能够满足;三是财务评价指标(如利润等)和非财务评价指标(如员工忠诚度、客户满意程度等),平衡计分卡引入非财务指标有效地解决了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上的不足;四是短期评价指标(如利润指标等)和长期评价指标(如员工培训成本、研发费用等),长短期指标使企业注重短期和长期发展相结合,避免经营的短视行为。

 

       平衡计分卡主要是由以上四个方面的平衡构成,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在平衡计分卡系统中,财务指标反映已采取的行动产生的结果,通过顾客满意程度、内部程序及企业的创新等业务指标来补充财务指标,这些业务指标又是未来财务绩效的驱动因素。学习与成长制约着其他三个因素。内部经营过程对顾客和财务方面有制约作用,财务指标受其他三个因素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