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金融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商业银行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各项货币业务的发展以及风险指标。商业银行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资本预算:由于商业银行的管理包括资本筹集以及风险控制,因此资本预算管理是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资本预算包括资本筹集预算以及风险加权资产预算,通过资本预算过程,可以对商业银行的筹资过程做出控制;另一方面,资本预算包括风险加权资产的严格控制,保证商业银行可以达到最低的监管要求。

     

        2.业务预算: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而商业银行的业务预算主要是对三个方面业务的发展以及业务的质量进行预算管理。在资产业务方面通过对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以及贷款等方面的预算,实现业务发展规模预算;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完成情况(如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分析),对业务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预算管理,从而控制提升商业银行的业务质量。

       

       3.财务预算:盈利是商业银行产生和经营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商业银行收支以及利润管理预算统称为财务预算,即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评价指标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的预算管理。

       

       (二)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以商业银行总行为核心,进行全而预算管理的统筹工作。通常由银行总部负责制定年度战略规划,编制各项业务的预算目标,然后将编制好的战略规划传递给分行执行,并对各分行的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各分行接收到总部的预算目标之后根据指标编制自身的预算草案,并由考评机构对预算草案进行审计;然后将预算上传至商业银行总行,由总行进行审核后进行调整,保证各分行预算报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商业银行这种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将银行总部与各分行紧密连接起来,在总行掌握集权的基础上,分行不失对自身预算管理的掌控性,可以实现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一方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商业银行总行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考评标准对分行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从而规范各分行的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另一方面,各分行对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灵活操作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从而根据分行的现实情况,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重点

     

        1.建立多维度预算管理体系

       

       在银行预算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传统的机构执行者,还要关注影响价值创造过程的产品、客户、渠道等主要要素的运作情况,形成多维度预算管理。所谓多维度预算管理,是指围绕商业银行总体发展战略,按管理的机构编制分机构预算,按经营的业务条线编制分产品预算,按营销的客户类型编制分客户预算,按所在的地理区域编制分地区预算,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发挥预算管理的各项职能,形成完整的预算管理循环。相比于多维度预算,传统的单一机构维度的预算管理模式,已不能充分满足实现企业战略和经营发展目标的要求。

       

       (1)商业银行的管理维度

       

       根据商业银行发展和业务需求不同,其管理的维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机构维度。围绕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依据会计科目体系进行预算管理。②产品维度。围绕商业银行多层级产品体系进行预算管理。③部门维度。按照商业银行的部门划分或利润中心划分,围绕个人金融业务、公司业务、机构业务等,依据部门与产品对应关系进行预算管理。④客户维度。围绕公司客户、个人客户、机构客户等,依据客户与产品对应关系进行预算管理。⑤地区维度。围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区域(如某些商业银行设立的区域总部、地区分部),依据会计科目体系进行预算管理。⑥渠道维度。围绕商业银行的柜面、电子银行、机具设备等,依据渠道交易信息进行预算管理。实务中,上述预算管理维度会存在重叠或交叉,这时就需要对预算维度进行优化整合。例如,当商业银行部门和产品存在对应关系时(通常情况下为一个部门对应多个产品),就可以将产品按部门汇总整合为部门预算;再如,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通常是按地理区域设立的,因此机构和区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时机构和地区维度的预算也可以进行整合。

       

       (2)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维度选择

       

       理论上讲,预算管理的维度越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也就越高。但预算管理的维度选择也不是越多越好,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成本效益原则。多维度的预算能够满足管理精细化的要求,但是随着预算维度的扩展,预算编制的成本会大幅度上升,特别是信息系统投入、信息收集成本会成倍增加,因此预算维度的选择需要在成本与效益之间做出权衡。以实际情况看,选择3个左右的预算维度比较适宜。二是关联不相容原则。即预算的维度选择能够从不同视角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各维度之间彼此勾稽、关联但又不存在重叠和包容关系。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看,在总分行体制下,机构一般是按区域划分的,部门和产品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剔除这些重叠包容关系后,多维度预算一般可整合为机构、产品、客户、渠道等维度。三是可行性原则。多维度预算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创新,需要结合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综合权衡商业银行的经营需求、管理能力及技术手段。四是实效性原则。多维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因此在预算维度的选择上应以服务应用为根本前提,避免产生大量的无效数据,导致信息过载。五是渐进性原则。多维预算管理数据的准确性、管理思路的合理性、配套机制的健全性均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多维预算管理需要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逐步推进。

      

       (3)商业银行的多维度预算管理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现阶段的组织管理架构和以产品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状况,重点选择机构、产品和客户三个维度建立多维度预算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是商业银行战略在多个维度之间进行分解的结果,其基本预算粒度由机构、产品、客户”三维预算主体构成,表现为“某机构””的“某项产品”在“某类客户”上的预算目标。对比单一的机构维度预算管理,多维度预算体系使得预算管理职能能够在更精细的粒度层面得以发挥。

       

       通过预算编制优化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模式,在坚持财务资源“分块”集中统筹配置的前提下,加强产品预算、客户预算在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探索“按产品计价、按机构清算”的业务分条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分客户的资源配置机制,使信货、固定资产、人力、费用等的资源配置与机构预算、产品预算、客户预算挂钩,逐渐形成公开透明、科学精细、覆盖完整的多维度资源配置体系。

       

       建立多维度的预算考评体系,进行分机构业绩考核,完善境内分行、境外分支机构、控股公司、利润中心、网点的预算评价体系,适应商业银行集团化管理的需要;完善分产品、分部门的预算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大部门专业考核中产品预算完成情况的考核权重,适应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将客户贡献度评价引入绩效考核,为客户管理和结构优化提供支持,适应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模式的需要。

     

        多维度预算管理体现了精细化的管理思想,更加全面地关注影响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过程的主要要素,有助于将战略选择与战略执行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商业银行实现复杂经营环境下的战略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2.预算管理重视资本约束,资源配置考虑资本回报

       

       资本管理一方面解决资本筹集问题,通过权衡不同工具的筹资成本,力争以最低成本满足外部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从而支持经营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在银行内部管理中,以经济资本的形式,按照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为基准进行资本分配,实现业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3.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和滚动预测

       

       预算执行分析体系要围绕预算项目展开监控,突出重点,关注外部环境和内部政策引发的重大偏离,并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分析频率。滚动预测要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做出合理估计,通过设置不同参数实现多版本的情景预测,为管理层提供全面的预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