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预算执行:不讲道理,才能约束(二)

第三节     预算控制政策

 

       预算控制政策是企业对预算控制对象、控制标准、控制方法等预算控制要素的具体安排,通常包括额度控制、标准控制、比率控制等。

 

       一、额度控制

 

       额度控制采用总量控制方法,适合于对固定费用、部门费用或项目费用等进行控制。采取额度控制政策需要明确以下几项控制要素:

 

       1.控制对象。即明确受控制的预算责任单位。

 

       2.控制科目。即对哪些预算科目采取控制。

 

       3.控制方式。

 

       (1)当期控制指以当月或当季预算目标作为当期预算控制总额,前期的预算结余不做结转;

 

预算结余=当期预算数-当期实际数

图5-1 当期控制

 

       (2)全年控制指以全年预算额度作为当期预算控制总额;

预算结余=全年预算数-累计实际数

图5-2 全年控制

 

       (3)累计控制指以累计预算额作为当期控制总额,上一期间的预算结余可向下期结转;

 

预算结余=累计预算数-累计实际数

图5-3 累计控制

       4.控制额度。根据上述控制要素,从预算方案中计算出控制额度,作为控制标准。

 

       额度控制需建立预算执行台账,通过台账监控预算目标的控制金额。

 

表5-2 预算执行台账

 

       二、标准控制

 

       通过制定预算定额标准对成本费用项目进行控制。如差旅费按交通、住宿、差旅补助等定额标准进行执行控制,材料按产品工序材料消耗定额控制领用等。

 

       实施标准控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成本费用定额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有法律、法规、国家出台的政策以及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等,要编制企业成本费用定额标准,首先,应分析企业成本定额标准的编制依据,了解企业制定每项成本费用定额的要求及规定。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企业各成本费用的项目,并将各个成本项目尽量分解为最详细的可操作对象,分别分析各个可操作对象的成本项目确切的金额、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等。然后,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成本费用定额标准编制方法,计算相应的定额标准。最后,审查所制定的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并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作适当的调整。

 

       2.建立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企业成本费用定额标准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实物数量、业务量或作业量、货币金额、工作时间以及比率等,其中,实物数量标准包括总量(如装却量,运输量等)和单位量,货币金额标准包括总额标准(如业务招待费总额等)、单位金额或单价(如产品的物流费用、人均办公费用、物资采购价格标准等)。企业应逐步建立与业务管理相结合,全面覆盖实物消耗、能源消耗、人力成本以及费用开支、资产占用等方面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按照行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要求,统一制订并严格执行重要预算项目的定额标准,同时参照国家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政策及行业政策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科学制订、有效管理和应用各项预算定额标准。

 

       3.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预算系统。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标准管理时应该建立科学、严密的预算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成本费用指标的实时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成本费用标准执行控制。将各预算单位、各项对比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及时评价各预算单位的执行情况。落实成本费用标准硬约束管理要求,严格执行成本费用审批管理序,加强对成本费用标准的审核,提高成本管理标准的的执行力。

 

        4.成本费用定额标准的应用。

 

       (1)根据企业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结合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成本费用定额标准进行相应调整,使其不断标准化,合理化。

 

        (2)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各单位、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成本费用定额标准的制定以及执行。成本费用定额标准管理是一项复杂、长期、系统、综合的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成本费用定额标准的制定以及管理工作中。

 

       (3)与企业业务量相关的变动成本费用定额标准是动态标准,随机性很强,企业要定期对业务量定额标准进行考核。

 

       (4)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成本费用定额标准进行管理,建立信息库,加速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监测以及输出过程。

 

       三、弹性控制

 

       弹性控制是一种动态的结构控制,其突破了传统的单边控制的局限,从边际效益的角度分析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并建立联动系数,根据母指标变化和联动系数实时计算其预算额度并开展预算控制。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变动销售费用根据销售收入变动进行弹性控制。

 

       采取弹性控制的总体原则为:

 

       1.边际收益为正的原则。当费用的支出有利于利润的创造,或能提高未来的收益,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投入,而不应该进行单边削减或总额限制,也就是说费用的增量,在其影响的收益增量或提高的资产质量增量范围内能获得足够的弥补,其均为可行的费用支出,在现金流和机会成本最低要求约束条件允许下,均可增加,反之,应减少。

 

       2.费用支出实质科学合理化的原则。当某项费用支出所能支撑的利润减去其机会成本时的利润大于零时,此费用为可支出费用项目,此项费用支出方案为该笔费用支出的最合理形式。当费用的边际收益为正的原则下,此类费用均为可行性支出,但作为费用是在消耗公司的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原理,使得公司在应用有限资源时总要求最大化收益,所以公司在费用支出特别是重大费用项目的支出要充分评价其机会成本,使方案的机会成本降到较低或最低。

 

       3.费用结构最优化的原则。优化结构总体费用的项目结构和单项费用的内部结构,使其支出最终能为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公司价值作贡献。站在整体费用的全局看,众多的费用项目在对公司经营有着不同的支撑作用,有必要条件项目也有可调节项目,怎样能使整体费用的边际收益最大化,就要根据不同的经营条件和需求中不断的调整费用结构,使其动态向最优化。同时单项费用内部的内容的调整也应使每个费用项内容较全面的包含管理目标的内容。

 

       4.利润总额最大化的原则。建立重大费用支出评价体系,增加边际收益为正的费用项目开支,减少边际收益为负的费用项目开支。在充分优化费用结构后,公司总努力朝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方向实施费用支出,这样公司就让费用每加一个单位的投入后能有更多产出的项目上。使得费用支出贡献能力大的部份得到增长,贡献能力小的部份被压缩。

 

       5.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支出的受益期限进行评价,对其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均给予合理估计,将未能在当期体现的利益给予适当的估计,对其两者的概率给予估计,评价模型为:单期支出的模型为A=a×T+b×T-T,A>0时可行,A<0不可行,A=0,看其无形的评价指标,如社会效益公众形象等,其中T为支出数,a为当期收益系数,b为后续收益系数;多期支出的模型为A=aXX+b×Y?T,T=X+Y,其中x为当期支出数,Y后续支出数,X+Y为此项费用的生命期支出数,a为当期收益系数,b为后续收益系数。

 

       6.管理能力高效的原则。在费用的管理中,公司对不同对象应给予不同的管理鼓励政策,公司在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超越同行业达到先进的水平,管理能力的高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费用支出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不仅实现价值最大化,还在要为公司的资产质量提高、员工工作效能提高和满意度等方面做贡献,对不同的职能部门采取不同管理方法,如对费用中心和利润中心分别使用不同的管理政策,对费用中心主要评价指标是促进管理水平的;对利润中心主要评价指标是营利能力的,同时依据财务逻料整合归并会计核算上的费用项目,形成管理目标的管理成本项目,来对公司的管理行为进行评价。

 

       总之,企业能在费用管理中应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数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根据费用的边际收益情况对费用结构进行调整,使得有限的费用支出在不同项目中的比重向边际收益最大化方向发展,实现费用总体结构的优化。分析各费用项目内部间的相互关系,对费用项目内部间的相关性和替代性进行量化评价,重新整合形成相互独立的管理成本,配合管理政策对其进行管理,使得费用管理有比较科学化的理论依据。寻求将费用的支出与公司实现收益的项目或用支出的服务项目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模型,以实现管理从单边拉钊到弹性管理,不再只停留在静态的数据控制上,而是将费用管理从限制费用支出转向让费用支出为服务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动态管理。

 

       四、其他控制

 

       1.业务控制与财务控制。企业的经营运转主要是业务活动,预算与财务控制节点应嵌入全价值链的业务循环中并为业务活动提供数据支持。业务循环中的各项工作内容、路径选择、阶段进度、数据信息也应传入财务系统,即时产生数据报表供外部报表使用者和公司内部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

 

       2.单项控制与总额控制。单项控制是对结构进行控制的方法,如财务部年度预算中的审计费、办公费超出预算值并进行两项考核的情形属于单项控制方法。总额控制是按总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如财务部年度各科目预算总额为300万,虽然审计费、办公费两科目超出但实际总额未超出300万则判定为完成年度指标的方法属于总额控制方法。实务工作中通常考虑结构问题采取单项与总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算控制。

 

       3.刚性控制和柔性控制。刚性控制以预算值为约束指标不得突破。柔性控制则在超出预算时可通过边界预警和流程控制进行突破。在实务中通常对重大项目审核支出的合理性,实行刚性控制。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该按规定程序支付;通过刚性控制保证某些项目不超预算,通过柔性控制提醒相关人员、促使原因分析、实现最终控制目标。

 

       总之,采取何种预算控制政策,取决于符合控制目标的特性,要契合企业的实情,本着合理、效益、效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