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预算编制:讲道理,达共识(七)

第五节   预算编制方法(一)

 

       一、固定预算法

 

       固定预算法,又称静态预算法,是编制预算最基本的方法。它是以预算期内某一固定业务活动水平为基础,来确定相应预算指标的预算编制方法。

 

       适用范围:

 

       1.  经营活动比较稳定的企业;

 

       2.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某些相对固定的成本费用支出;

 

       3.  社会非营利性组织。

 

       优点:简便易行,应用广泛。

 

       缺点:当实际业务量偏离预算编制所依据的业务量时,采用固定预算法编制的预算与实际发生数没有了可比的基础,也失去了其作为控制和评价标准的意义。

 

       为了弥补这种方法的缺陷,于是就产生了“弹性预算法”。

 

       二、弹性预算法

 

       弹性预算法,又称变动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预先估计到预算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能适应多种业务量的预算的方法。通常是根据线性公式Y=a+b*X来预算出一定业务范围内的预算数额的方法。其中Y代表预算结果,a代表固定部分,b代表单位变动部分,X代表业务量。

 

       适用范围:

 

       1.  经营活动变动比较大的企业;

 

       2.  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与业务量成线性关系的成本费用;

 

       3.  企业经营活动中与投入成线性关系的收入(如与收入与市场投入的关系);

 

       4.  企业利润预算的编制。

 

       弹性预算法的编制程序如下:

 

       1.  选择和确定恰当的业务量,确定预算期内业务波动的可能范围;

 

       2.  分析、预计各项成本费用项目的成本习性,将其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3.  计算、确定各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预算期内可能达到的各种经营活动业务量;

 

       4.  根据各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在不同业务水平下的预算数额。

 

       弹性预算法在利润预算中的应用通常跟变动成本法结合起来,例如,甲公司2020年预计A产品销售量在1000-1200吨之间,销售单价为每吨1万元,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吨0.6万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万元,其利润预算如下:

 

       弹性预算法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由于按多种业务量水平编制预算,为实际结果与预算的比较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基础,所以,任何实际业务量都可以找到相同或相近的控制依据和评价标准,可以直接作为事中控制的依据和事后评价的标准使用,从而使预算能更好地履行其在控制依据和评价标准两方面的职能。

 

       缺点:由于需划分出各项成本费用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对基础工作要求较高,工作量也会加大。

 

       三、增量预算法

 

       增量预算法,又称调整预算法,是在基期成本费用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预算期内各种因素的变动,结合预算期业务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原有成本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

 

       适用范围:

 

       1.   经营活动变动比较大的企业;

 

       2.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与收入成正比的变动成本费用支出。

 

       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的具体编制步骤如下:

 

       1.  将成本费用的明细项目分解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2.  固定费用项目采用固定预算法确定,变动费用预算指标采用增量预算法,与业务量相同比例调整预算指标;

 

       3.  汇总明细费用指标,确定成本费用预算总额。

 

       增量预算法举例:甲公司2020年预计产品销售收入1100万元,比2009年增长10%,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2020年销售费用预算。

       

       增量预算法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编制方法简便,容易操作,便于理解;同时,由于考虑了上年度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所编制的收支预算易得到公司各层级的理解和认同。

 

       缺点:由于增量预算法假定上年度的经济业务活动在新的预算期内仍然发生,而且过去发生的数额都是合理的、必需的,这就有可能保护落后,有可能使某些不必要的开支合理化。不利于调动各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